前言

这本书最早是在17年就开始看了,当时看的是第二版,看了几章,之后就放下了,直到前段时间才又重新拿起来看,既庆幸又后悔。后悔的是这本书很好,自己没有早点看完;庆幸的是这本书是现在读完了,而不是当年读完,如果是当年读完,那么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更丰富的收获。

这次看的是第三版,作者在前言中提到这是基于之前的版本又重新修改后的一版,但我看完后,认为其目录结构并不如第二版合理,从第二版的目录结构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整本书的逻辑关系,而在第三版中则显得有点莫名其妙,尤其是后面的几个章节,不清楚与书的主题有什么关系。

概要

大部分人都会遇到时间不够的情况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焦虑、希望走捷径,在事后我们会反思,为什么我们会没时间了?可能是我们一开始没有做好规划,或是在规划的进度中又插入了其他的事情,亦或者实际的事情与之前规划时考虑的不一致,进而导致延期。

会有很多时间管理相关的书籍,这些书籍会指导我们如何管理时间,并尝试解决以上的几种场景,但实际体验下来发现这些书籍中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。这里的问题在哪里?原来,时间是不能管理的,时间只会客观的不断流逝,怎么会受听从我们的想法,被我们管理呢?我们唯一可以管理的只有自己,管理好了自己,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,从容地前行。

在管理我们之前,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一点,即我们是有意识的。我们通过自己的意识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。很多人为什么管理不好自己,最大的一个原因是,他们是受大脑控制的,他们受人类原始的欲望驱动,只顾享乐,而逃避困难。这里提出心智的概念,所谓心智,即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些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,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。

心智能力强的人,能够更好的控制、管理自己,而心智差的人,则更多的受大脑、欲望的控制,最终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

要想很好的管理自己,可以从几个方面下手。

  1. 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自己的手段。
  2. 提升自己的心智力量,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。
  3.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理,避免走弯路。

管理手段

  1. 估算自己的时间。一般来说,时间都是估不准的,尤其是未知的一些事情,但通过练习,我们可以逐步估准那些我们熟悉的事情。对于未知的事情,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延长估算的时间。
  2. 及时行动。拖延的原因,内部是担心做不好,外部是担心别人的评价。无论怎样,事情都要做,且时间越来越快,因此一定要现在就开始行动。
  3. 直面困难。开始做事后依旧拖延,一个原因是无法直面困难,只想做简单的。
  4. 关注步骤。学会项目管理,把大任务拆小,并定好计划,一步步完成。
  5. 并行串行。拆分任务,结合机械的非机械的,比如跑步听书。拆分时间片,番茄工作法等。
  6. 感知时间。记录下每天发生的事情的结果,过程,让自己感知分析哪些时间没有利用好。
  7. 记录开销。记录下自己的时间消耗。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每一天都在重复。
  8. 制订预算。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规划时间。判断事情是否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他对你的目标是否有用。有趣的事情不一定有用,人们更多的去做想做的,但不去想是否对自己有用,有帮助,所以是浪费时间,对自己来说也是。
  9. 计划。对自己的目标做计划,这里有几个注意点。
    1. 目标一定要现实,不符合实际的计划无用。
    2. 长期计划有用,但一开始对很多人来说很困难,需要先定小计划,逐步积累经验。
    3. 有的事情不适合计划,比如事情太简单,像每天跑步这种,另外是你对某个事情不了解,那么计划是白做。
  10. 使用列表。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记录成列表,随时查看,并严格执行,绝不放弃,对于新的想法附加到最后,不要临时改。最后一定要执行完,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放弃。
  11. 积累流程。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频繁的事情总结出套路,流程,并养成习惯,后面会节省很多时间。
  12. 做好预演。对于事情要提前准备,有了准备才有底,才有信心,才能发挥好的表现。自己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。
  13. 验收。要对结果验收,最好对过程也有验收,形成反馈,要有正负反馈,这样才能继续往下走。

开拓心智力量

开拓心智力量的最好办法便是学习新的知识,当学会一个新的技能后,就会站在一个新的层次。但这里有个死结,如果我们不知道学习一个新东西后会多有用,那么我们就不会去学;如果我们不去学,那自然不会有收获,也就不会明白学习之后能有多少收获;不明白多少收获,那么也就不会去学习了。因此,在一开始,一定要先主动打破这个死结。

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体验、试错、观察、以及阅读,尤其是阅读,大大增加了我们的输入量,使得我们的知识增加了很多。这些是学习的途径,要想把东西学会,离不开正确的思考。思考很简单,但正确的思考则很难,这里有一些常见的思维陷阱,比如概念不清,因果不分,理不清命题与逆命题之间的关系等等。

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们会参考过去的一些经验总结,这里也需要明白经验的局限性。个体的经验太过于局限,而群体的经验又受时间的限制,更关键的是,某些东西无法靠经验得出结论。唯有靠正确的思考和科学的方法,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。

最后一点则是,自学能力。上学期间,一直有老师教导我们东西,但这些随着我们大学的毕业,将不再有人教导我们,而这个时间将占据我们人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。因此需要加强我们的自学能力。

一些道理

  1. 兴趣。兴趣遍地都是,唯有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。有兴趣的关键是因为做的好。
  2. 方法。有时候方法并不重要,关键是策略以及坚持,而坚持更是最重要的策略。
  3. 痛苦。痛苦不可避免,为了避免痛苦影响我们,我们大脑会主动遗忘痛苦,而这会导致我们重复犯前面的错误,因为我们忘了之前犯错误时所导致的痛苦。为此,我们一方面把痛苦的事情记录下来,另一方面可以调整心态,开心的对待一些事,比如开心背单词,因为不痛苦,也就更不容易忘。
  4. 比较。莫与别人比,那将总会是痛苦的。有很多事情是不用与别人比也会让自己幸福的。比如,与自己比,看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加优秀。
  5. 运气。软弱者才相信运气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,要好好努力为将来做好准备
  6. 人脉。人脉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。
  7. 灵感。灵感不是无缘无故来的,重在积累,积累够了,灵感自然就来了。
  8. 鼓励。要多多鼓励他人,最终也会让自己受益,无需别人的鼓励,自己也能前行
  9. 效率。人不是机器,不可能一直满负荷运行,要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基于此分清对自己来说哪些是重要的事情,哪些是不重要的。对于重要的事情即使不感兴趣也投入精力去做,可按照618法则或是番茄工作法投入精力即可。持之以恒,总有回报的时候。
  10. 节奏。对于值得投入的东西,不要好高骛远,欲速则不达,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,循序渐进的一点点进步。不要过于浮躁了。
  11. 物极必反。不要减少睡眠时间,要多陪伴家庭,不要减少社交时间,多帮助那些值得我们帮助的人。
  12. 自我证明。自我证明,尤其是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是一件很无聊,浪费时间的事情,因为很难证明,且别人也不愿意相信。所以不要浪费时间证明自己,更不要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。

最后,人生是场马拉松,需要不断的积累,积累需要的就是耐心,因此一定不要怕麻烦,如果怕麻烦,那么最终也将逐渐的反向失去很多。积累需要耐心,需要时间,因此最好的就是从现在开始,为过去的行为后悔,那么为了避免将来后悔,当下就是开始行动的最好时机。

收获

对自己来说,比较重要的几个点是,

  1. 尝试记录自己的时间。作为一个回顾的方式,了解过去的自己都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,自己都浪费了哪些时间,是否有可以优化的地方?
  2. 兴趣。兴趣遍地都是,唯有持之以恒,才能有所收获。自己过去的兴趣太过于繁多,且每样都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,最终一事无成。这点是说到了自己的痛处上,需要作为后半生最大的教训铭记心中。
  3. 要有耐心。前两年,心中格外浮躁,比如一篇长文章看不进去,一本书也看不进去,东西也学不进去,什么东西都想着立即学会。近段时间开始反思自己的这种心理,人生很长,现在才刚毕业没几年,未来还有大把的时间,现在最需要的是注重当下,扎实基础,稳步前行。

附录

下面是自己基于读书笔记整理的xmind图,可作为参考。